您好!欢迎访问《文艺争鸣》杂志社官网
期刊目录
  • 电话:0431—85643867
  • 地址: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
  • 邮箱:wyzm509@sina.com
03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-期刊目录-2014

视点

2013年“文艺争鸣奖”评选揭晓


专题

庄严:打造北方文学高地的探索与实践

 

中国文学:回到中国 回到文学

殷国明:让“文学”回到中国——关于当下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随想录

洪治纲:主体意识的回归与文化身份的认同

 


重评与重估

李杰俊:浩然的尴尬文学史地位

秦林芳:《母亲》:左联时期丁玲的另类写作

 

史论

袁国兴: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的士大夫精神——兼及五四文化倾向中的知识分子意识转向问题

方岩:80年代”与“新时期文学”:以思维特征、主题词汇、修辞倾向为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考1980年代文学批评史的一种视角

赵黎明:论沈从文的“文”与“抽象的抒情”——沈氏“泛文”观念及1949年前后的文本实践

刘彩珍:江南作家的文学交往与战后儿童文学运动的传承——以《大公报》副刊 为中心的考察

韩敏:“十七年”欲望镜像的生产机制 —— 以“十七年”女特务媒介形象为例

俞晓霞:徐志摩的姆鲁姆斯伯里交游

吉文凯:“他山之石”与“人的文学”思想的建立——以周作人翻译作品为例

郭海军 傅天虹20世纪70年代的澳门小说与汉语新文学——以《澳门日报》《华侨报》副刊为例

 

理论

陈希:被遮蔽的诗学现代转型

许丽 刘锋杰:“报告”与“讲话”:周扬“十七年”文论话语的建构与冲突

孙桂芝: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联姻——论罗宾·沃霍尔的“未叙述事件”理论

赵禹冰:审美“现代性”的译介与发现 ——从袁可嘉的一篇译文说起

尹德辉 于静波:图像研究:美术史、视觉文化与当代西方图画理论

 

评论

韩松刚:“岸边”的苏童——关于新世纪苏童长篇小说创作和研究的评析

丁帆:生态启蒙视野下的小说研究 ——黄轶《中国当代小说的生态批判》序

乔以钢 包天花:“被发明的传统”:当代蒙古族文学的蒙元女杰想象

张勐:小说的胜利——重读叶兆言《苏珊的微笑》之启示

王贵禄:信仰叙事:西部散文中藏域想象的文化根脉

赵嘉鸿:论中西古典小说的空间叙事——以特定小说类型为视角

崔绍怀:“天地间都是嘁喳声”——王安忆小说集《众声喧哗》阅读印象

李伟:论近年来贾平凹乡土小说中的家庭伦理——以《秦腔》《高老庄》《土门》为例

孙华泽:鲁迅立“现代人”文学教育思想浅谈

王晓霞:传与统的融合 ——歌剧《运河谣》中的本土风格透视

刘艳宗:魂灵寻觅:从冲突、忏悔到救赎——评周大新的《安魂》


[外国文学研究]

刘爽:解读戴维·赫伯特·劳伦斯作品中的人本主义思想

安然:并置的艺术——威廉•布莱克诗集《天真和经验之歌》的空间蒙太奇叙事

唐文: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美学探究

 


地方

黄琼:谁的“非遗” ?——东莞木鱼歌的田野调查与思考

许峰:霓虹灯下的另类人群——当代文学中“苏北人”形象塑造及其身份认同

 

视野

吴菲:形而上质——文学体裁影视转轨过程中的阵痛

邱月:当电影艺术遇上广告营销——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优势探析

张阔 康宁:爵士乐起源探微

洪潇楠:华语恐怖电影中的“女性恐怖”角色及其文化意义

李昱春:中国传统文化对雪景画的影响

吴娱 吴永强:关于绘画风格的文艺心理学研究

刘炼  刘璐:有意味的形式——走出舞蹈拙于叙事的藩篱

李洪峰:空间视角下的达利绘画研究

姜天宇:从古典到现代:潜隐的“和谐”与抽象的“忘形”——浅谈西方油画笔触的发展历程及演变

陶海峰:装帧设计:从纸媒书到电子书——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子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

刘琳琪:自我指称在人物语言中的投射和移情

刘治龙 王铁军:打牲文化的传承与重构——乌拉街打牲贡品市场及其景观规划研究